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122cc太阳集成游戏党委先后于2025年5月、6月、10月分批次组织127人次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一、冀热察挺进军旧址研学:铭记抗战英烈,传承抗战精神
5月21日下午,122cc太阳集成游戏党务秘书窦宗玥、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张辉、办公室赵珣老师组织95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前往门头沟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进行实地研学。参观过程中,大家认真观看馆内陈列的大量实物和历史图片资料,详细了解冀热察挺进军与马栏村村民军民同心、奋勇抗日的英勇事迹。从记录抗战烽火的珍贵文物,到展示解放征程的历史照片;从挺进军司令部的原貌,到马栏村人民的抗战贡献,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人民军队的壮阔史诗。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驱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以青春之笔奋力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崭新篇章。

合影
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学: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5月28日和10月15日,122cc太阳集成游戏党务秘书窦宗玥带领27名入党积极分子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沉浸式实践学习活动。从见证民族危亡的抗战烽火,到记录解放征程的珍贵文物;从钢铁洪流般的国产主战坦克模型,到翱翔苍穹的功勋战机,一件件展品无声诉说着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向强的壮阔史诗。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教育课,更为大家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和军队光辉业绩的宝贵机会。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每一位同学都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奋进、不懈努力。

合影
三、昌平烈士陵园研学: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5月23日中午,2024级供应链管理-经济统计学班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北京市昌平烈士陵园,参观了陵园内的昌平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个个复原场景、一行行感人文字,大家全面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同历史时期,昌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洗礼并深刻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合影
四、中国电信博物馆研学:探寻百年电信,启迪未来创新
6月15日上午,第二批发展对象走进中国电信博物馆开展实践学习,沉浸式感受中国电信故事,在了解中国电信业的百年发展史中感悟红色传承,坚定理想信念。在展馆内,两位学员穿越了时光的长廊,从百年电信的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实现历史跨越;从红军最早的“半部电台”,到“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络建设,再到全球领先的5G技术,一段段历史都讲述着党领导下的中国电信人一心为民、变革创新的英勇事迹。学员纷纷表示,通过了解革命战争年代通信战士的感人事迹,更加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信念,大家将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科技创新中贡献青春力量。

合影
参观结束后,学员们心潮澎湃,纷纷写下真挚感悟:
站在“功臣号”坦克前,历史轰鸣声犹在耳。它承载的不仅是战场荣光,更是“忠诚于党、敢为人先”的精神密码。作为班长,我深感带领同学们追寻这抹军魂红,就是在我们青春的土壤里深埋信仰的种子。未来,我们要让这抹红,在财经报国的赛道上更加鲜艳!
——姚政宇
展柜里那双缝了又缝的草鞋,重重踩在我心上。难以想象,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先辈们走出了万里长征、踏平了烽火硝烟。物质的极度匮乏与精神的顶天立地,形成最强烈的震撼。这堂课告诉我,信仰是穿透一切艰难的光!
——邓倩
讲解员讲述上甘岭战役时,那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仿佛就在眼前飘动。381个洞,就是381次向死而生的冲锋!它无声诉说着:这支军队为何不可战胜——答案就是熔铸在血脉里的忠诚与担当。这面旗,将永远在我心中猎猎作响。
——魏孜涵
当看到国产新型主战装备的磅礴阵列,一股热流直冲眼眶。从“万国牌”到大国重器,这条路浸透了多少智慧与汗水!作为未来的财经人,我顿悟:服务强国强军,不仅需要前沿的经济智慧,更需将这份科技自立自强的志气,刻入我们奋斗的基因!
——张语轩
了解完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我深刻感悟红色电信精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各种困难险境时的不屈与坚韧。见证百年电信事业的进步与辉煌,回顾历史更要赋能未来,新青年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发扬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顾梦田
撰稿:罗瑞雪 魏孜涵 郭子瑞 顾梦田
审稿:王志梅 窦宗玥
审核:徐先梅 杨中英